vCenter Site Recovery Manager
- 以一個site為單位, 每一個site一定要有一個vCenter和一個SRM
- VR
- 是透過網路的方式進行檔案複寫(file-level), 但其實傳輸的時候也是用block-level的方式進行傳送, RPO(採用非同步)=15min~24hr
- 非同步的方式進行傳輸
- 關於state的部分, 若guest os是windows os(Windows 2003版本以上), vmware tools會呼叫VSS的機制儲存, linux則無
- plan migration會先將guest os先shutdown, 確保state可以寫回硬碟.
- 只會拷貝開機狀態的Guest OS的檔案.
- 若Protected端有做snapshot時, 複製到recovery端的時候會被合併
- 被管理的IP要指向vCenter Server
- 第一次會用完全的複寫方式到Recovery端, 複寫的過程不會做壓縮也不會做加密, 之後的複寫都是用ESXi內建的CBT(Change Block Tracking)的方式做複寫.
- Array-based
- 會透過LUN(block-level)的方式進行複寫
- 同步/非同步的方式傳輸(遠端的方式可能無法用同步的方式)
- SRA的版本最好是要一樣, 且Storage也最好是相同的廠牌
- SRM5.1(只負責控制)到另一個site是可以透過Recovery plan(這個是可以自行定義的)自行定義啟動的優先順序
- 不需要設定為Linked mode
- SRM API是採用SOAP的方式, 也就是用XML語法的方式作為與其他平台做資料交換
- 可以安裝在虛擬機器上
- 需安裝在Windows 64bit的作業系統上
- 若是走Storage Array的方式, 儲存設備廠商必須提供SRA(storage replication adapters)
- support DB2、SQL Server、Oracle
- 沒有support Storage vMotion和Storage DRS
- SRM5.5新功能
- 支援Storage vMotion
- 可保留VM的前24個複寫狀態
- 支援Flash cache(SSD)
- Vmotion Latency need <= 5ms 的網路品質, 來源端和目的端的Port group需一樣
- Metro Vmotion Latency need <= 10ms 的網路品質
- placeholder:virtual machine的快照和設定
- VMkernel無法對應, 只能對應Port group
- Network Port group若更改名稱的話, 必須重新建立
- Protection Group:一群需要從Protection site端切換到Recovery site端的Guest OS
- 建立完成之後會放在未來的Recovery Plan(自動化災難移轉)去做應用
- Recovery plan
- 是建立在Recovery Site的
- 還原時可以被定義是連接哪一個網路, 以避免與正式環境起衝突; 可透過一個dr-ip-customizer.exe小工具進行大量修改IP
- 可以修改開機順序, Power on之後馬上就會接下一個群組, 無法設定開機後delay多久才開啟第二個群組, 只能設定dependencies
- 每個Guest OS要確保都已安裝VMware Tools
- 只要Guest OS是Microsoft OS(windows2000, 2003, xp)的環境, 建議安裝User Profile Hive Cleanup Services以加速關機作業
.png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